唐朝是一个强盛而开放的朝代,周边各个国家如突厥、日本、新罗等都愿意来唐朝,有的还留下来做官,并一生忠诚于大唐,成为大唐的一份子。
归顺大唐的外族人多了,总有例外,安禄山就是其中一个,安禄山本是突厥人,开元二十年归顺大唐,天宝十四年发动叛乱,史称安史之乱,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,进入到藩镇割据时代,最终被朱温所灭,进入五代十国时期。
巧合的是,挑起叛乱的是突厥人,而平叛中两个关键人物之一的李光弼却是契丹人,其父亲是武则天时期投降到大唐的,说起来这还跟狄仁杰有关系。
唐朝前期,由于唐朝的强大,北方的游牧民族开始内附唐朝,贞观二十二年,公元648年,奚族和契丹归顺唐朝,为了管理这两个民族,唐朝设立了东夷都护府,唐太宗以契丹为松漠都督府,其首领窟哥为都督,奚为饶乐都督府,其首领可度者为都督,两大都督府都在东夷都护府的管辖之下。
武则天时期,或许是女皇登基的缘故,又或者觉得自己又行了,696年,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和他的内兄孙万荣举兵反周,屡次打败唐朝军队,还攻克了东夷都护府的治所营州。
展开剩余67%没想到过了一年,也就是697年,李尽忠病死、孙万荣兵败被杀,契丹一下群龙无首了,李尽忠有个手下叫李楷固,主将都被死了,觉得赢不了,也不想再与武周为敌,于是和副将骆务整一起投降了武周。
由于李楷固作战勇猛,打败武周的军队多次,朝廷大臣怀恨在心,或者说脸上挂不住,他们认为李楷固是走投无路才投降的,极力主张要处死李楷固和骆务整。
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,狄仁杰站了出来持反对意见,此时的狄仁杰刚刚复任宰相,可见武则天非常信任他。
狄仁杰上奏道:李楷固、骆务整都是骁勇善战的猛将,如果能够饶恕他们,并且施以恩德,他们必然会感恩戴德,尽心竭力报效朝廷的。虽然很多大臣反对,但狄仁杰依然坚持己见。武则天采纳了狄仁杰的建议,赦免了李楷固和骆务整。并任命他们为主帅,征讨契丹余党。
李楷固果然不孚众望,大败契丹余部,凯旋而归,武则天非常高兴,还在含枢殿进行了献俘之礼,从此就在武周安顿下来。
李楷固有个女婿叫李楷洛,虽然两个人的名字只差一个字,但他们并不是亲戚关系。李楷洛是契丹的一个酋长,相当于一个契丹小部落的首领,武则天在位的时候归降了武周。
史书虽然没有记载李楷洛是通过什么渠道投降的,肯定不是跟李楷固一起,但也是前后脚的事情。李楷洛娶了李楷固的女儿生下了李光弼。
李光弼出生的时候李楷洛已经在长安安家,当时已经是唐中宗景龙二年(708年),所以李光弼大唐的认可程度非常高。李光弼自幼就非常沉稳,非常老道,而且喜欢读《汉书》,遗传和父亲的影响,让李光弼的射术非常好。
安史之乱爆发以后,李光弼和郭子仪成为平叛的主要力量,而且李光弼纪律严明,比郭子仪的军纪还要好,多次打败叛军,遏止了叛军南下的脚步,安史之乱能够平定,李光弼功不可没。
安史之乱平定以后,李光弼“战功推为中兴第一”,还获得了铁券,并绘像凌烟阁,位极人臣。
李光弼在平叛过程中多次起到关键作用,唐朝的军队中,就属李光弼的军纪最好,如果没有李光弼,唐朝能否顺利平叛还不好说,这也归功于狄仁杰,正是60多年前狄仁杰为国家留下了李楷固的性命,这才有了李光弼的诞生,才能够平定安史之乱。
或许这就是冥冥中自有定数。
发布于:浙江省配配查-股票配资常识-西安配资哪家好-十大配资排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